景点观光综合排名第4位
晋祠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是奉祀晋国始封诸侯唐叔虞的祠堂。(属性)
晋祠的历史至少已有1500年,自然山水和历史人文融为一体,以杰出的古建园林和碑刻雕塑艺术享誉中外。(内容)
晋祠是中国古建筑的博物馆、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唐宋园林。它是宗祠祭祀建筑与自然山水完美结合的典范,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罕见的瑰宝。(价值)
晋祠坐落在山西省太原市西南郊。景区总面积有3000余亩。这里山环水绕,古木参天,现存有宋、元、明、清时期的各式建筑100余座,宋元以来塑像100余尊,诗文碑刻400余通,铸造艺术品30余尊,古树名木96株,其中千年以上古树30株。它是一座集山水园林、古建雕塑、诗文碑刻、古树名木、楹联匾额及文物保护,陈列展览,收藏研究,社会教育于一体的综合类博物馆。对于研究我国古建园林、雕塑碑刻、古树名木等都具有重要的历史、艺术、科学价值。1961年晋祠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2001年1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全国首批AAAA级旅游景区。
晋祠初名叫做“唐叔虞祠”,是奉祀西周初晋国第一代诸侯姬虞的祠堂。姬虞是周武王的儿子、周成王的弟弟。武王灭殷七年以后,因病去世,成王即位。在成王继位初年,唐国发生内乱,周公平息了叛乱。一天,成王与弟弟叔虞在院子里做游戏,随手从地上捡起一片梧桐树叶剪成玉珪的形状,赠给叔虞说,‘把这个玉珪给你,封你去做唐国的诸侯吧!’站在一旁的史佚就请成王选择吉日封叔虞为唐国诸侯。成王说:‘我是与他开玩笑呢!怎么能当真呢?’。史佚说:‘天子无戏言。只要您说了,就要用史书记载他,音乐歌舞庆贺他,典礼成全他。’于是,成王就把唐国这块土地封给了叔虞。
叔虞来到唐国后,励精图治,把古唐国治理的风调雨顺,国泰民安。叔虞的儿子燮父继位后,将国号由“唐”改为“晋”。后人为了纪念叔虞,便选择了这片依山傍水,景色宜人的地方修建了祠堂供奉他,取名“唐叔虞祠”,又称“晋王祠”,简称“晋祠”。
难老泉
圣母殿 鱼沼飞梁
鱼沼飞梁
这里是我国目前仅存的周氏帝王的家祠,晋国宗祠,是纪念西周初晋国第一任诸侯唐叔虞的祠堂。唐叔虞是周武王的儿子,周成王的弟弟,成王继位后,将弟弟叔虞分到唐国,做了诸侯,叔虞的儿子,燮父继位后将国号由唐改为晋,晋国的历史由此翻开。
叔虞在位时,把古唐国治理的风调雨顺、国泰民安,奠定了日后近七百年的晋氏基业。后人为了纪念叔虞,选择了这一片依山傍水景色宜人的地方,修建祠堂供奉他。
晋祠历史悠久,而最早有文字记载,则见于北魏时地理学家郦道元的《水经注》,“沼西际山枕水,有唐叔虞祠。水侧有凉堂,结飞梁于水上”。
晋祠现存宋代以来,各时期的殿堂楼阁亭台桥榭等各式建筑一百余座,雕塑作品一百九十四尊,碑刻四百四十余通。诗文匾联两百一十九幅,古树名木九十六株,其中,上千年的古树三十株,在一处文化遗产中保存有如此众多的文物精品,实属罕见。一九三四年,梁思成、林徽因夫妇考察晋祠后这样描述:“晋祠既像庙观的院落,又像华丽的宫苑,全部兼有开敞堂皇的局面和曲折深邃的雅趣,大殿楼阁掩映在古树婆娑池流映带之间,实像个放大的私家园亭”。
晋祠作为晋文化西周以来文脉传承的实物载体,国内北宋以来建筑类型序列完整的孤例,具有极高的历史、艺术、科学价值,在国内外享有盛誉。
宋塑侍女像
铁人
周柏